在食品飲料研發與工業化轉化過程中,果汁乳品中試生產線作為連接實驗室小試與規模化生產的設備,承擔著配方驗證、工藝優化、設備選型與樣品制備的關鍵任務。其正確使用不僅能高效產出符合市場預期的試制產品,更能為量產提供可靠數據支撐。掌握果汁乳品中試生產線科學、規范的操作流程,是確保連接暢通、研發成功的核心。

第一步:生產前準備與系統檢查
啟動前,檢查整線各單元:確認水、電、蒸汽、壓縮空氣等動力供應正常。檢查CIP清洗系統(就地清洗)管路暢通,清洗液(酸、堿)充足。逐一檢查原料罐、均質機、UHT殺菌機、灌裝機等設備狀態,確認無異物殘留、密封完好、儀表歸零。穿戴潔凈工作服,執行人員消毒程序。
第二步:CIP清洗與SIP滅菌(關鍵衛生控制)
所有接觸物料的管路、罐體、設備必須執行CIP清洗:依次進行水沖、堿洗(50-60℃,1-2%NaOH)、水沖、酸洗(1-2%硝酸)、最終水沖,確保無蛋白、脂肪殘留。對于乳品或需無菌灌裝的果汁,還需進行SIP滅菌(蒸汽就地滅菌),將系統加熱至121℃并維持15-30分鐘,確保微生物指標達標。記錄清洗與滅菌參數。
第三步:原料準備與投料
按配方精確稱量果汁原漿、白砂糖、穩定劑、乳粉、水等原料。溶解穩定劑時需充分水化(如使用高速剪切機)。將原料依次泵入調配罐,開啟攪拌,確保混合均勻。對于乳品,注意乳粉的預混與溶解溫度控制,防止結塊。
第四步:工藝單元操作與參數控制
均質:開啟均質機,設定壓力(果汁常為20-30MPa,乳品為15-25MPa+5-10MPa二級),防止脂肪上浮或顆粒聚集;
UHT殺菌:設定殺菌溫度(如135℃/5s)與保持時間,確保商業無菌;
冷卻:通過板式換熱器快速降溫至灌裝溫度(如25℃);
無菌灌裝:在百級潔凈環境下,調整灌裝量,確保封口嚴密。
第五步:在線檢測與取樣分析
在關鍵節點(如調配后、殺菌后、灌裝前)取樣,檢測pH、糖度(°Brix)、酸度、微生物等指標,確保工藝穩定。記錄各設備運行參數(溫度、壓力、流量),形成完整工藝日志。
第六步:生產結束與清洗復位
生產完成后,立即執行CIP清洗程序,防止物料殘留變質。拆卸過濾器、灌裝頭等部件進行手工刷洗。排空系統積水,保持干燥。關閉所有電源與閥門。